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2年11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聖公會李炳中學 - 2022年11月

創新突破 前瞻科技科學教育 造就人本學習歷程


位於荃灣區的聖公會李炳中學貫徹具前瞻性的「I seek I act」教育理念,自千禧年已積極推動科學及科技教育,幫助學生裝備解難、創新等共通能力,為社會培育創新科技先鋒。在新學年,新任校長——洪澍校長將持續提升STEM教育層次,同時深化人文及兩文三語教育,致力營造「以人為本」的校園氛圍,為學生未來踏入國際創科社會做好萬全準備。

探索科技教育 開啟創科先河

早於STEM概念崛起前,學校已從千禧年開始發展科學及科技教育,有系統的培養創科人才,讓他們掌握21世紀必需具備的解難和創新能力。

在校園層面,教學團隊積極在各級常規課程中融入STEM元素,同時舉辦眾多校內創科比賽及學會,如創發社、創意電腦學會等,藉以薰陶全校創科氛圍,讓學生逐步確立興趣與專長。學校又經常鼓勵學生參加創科比賽,從中深化STEM知識及應用,同時吸收各界的最新資訊及動向。以「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」為例,過去20年,學校已獲得超過70個獎項,得獎作品無數,足見學生科學科技水平之高。與此同時,教學團隊亦會依據學生在課堂及比賽表現,重點培訓具潛質的學生,代表香港參加國家級及國際級的比賽,將科技發明向全世界展現。

有賴於有系統且高效能的科學及科技教育發展,學校早於2011年榮膺「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」,成為首間獲此殊榮的香港中學;亦於2012年獲授「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特色學校」,以及2017年獲頒「羅氏少年科學家學校棟樑大獎」,教學成效備受國際肯定。

洞察社會需要 研發以人為本

創新科技除了講求高階知識應用外,更重要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,發明創作是為生活帶來便利。有見及此,教學團隊在規劃課程時着重培訓學生細察生活日常,發現問題便嘗試研究解決方案。學生要「走出課室」,留意觀察身邊事物,多思多想,才能有所發明。例如學校曾有學生食物中毒的個案,這驅使學生研究利用納米技術偵測病毒的可能性,設計能夠偵測病毒DNA的納米機器;又因疫情使外賣發泡膠餐盒使用量大增,而發明水凝膠膜,期望減低物質在分解時對環境的破壞。

洪校長直言:「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的研究指出醫生、會計、律師等工種將於未來12年削減4至6成。這表示現時的中一級學生在畢業時,大部分傳統工種都可能會被淘汰,因此比起單純學習知識,學生更須要了解未來社會的發展,裝備自己,培養多方面的能力,以應付社會所需。而學校則幫助學生從多角度思考,培養學生多元能力,從而尋找合適其發展的路。而且,通過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,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觸覺,以創意發明援助有需要的社群,建立關愛、和諧的社會,對學生個人及社會發展皆有裨益。」

系統人才培訓 國際大賽奪魁

正因學校有着悠久的STEM發展進程,不少校友亦是「科技愛好者」,有些更成為創科領域的專才,在大學畢業後繼續深造修讀碩士及博士學位,並從事研究工作。他們樂於為一眾學弟學妹提供專業支援,將創科文化繼續傳承。而且,學校亦參與不同大專院校的STEM深化計劃,實踐精英培訓,同時推動全校創科普及化。STEM尖子學生能夠通過「未來科學家—良師啟導計劃」,與專家學者、研究人員或發明家進行直接交流,以及到訪不同科研機構,進行高端學術知識交流。「Girls Go Tech學校計劃」則啟發初中女生對STEM學科的興趣,打破傳統框架。

多年來,學校積極參與各大科學比賽,更屢獲佳績,碩果纍纍。在「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」,學校連續4屆均能奪得獎項,當中3位中四級學生憑藉「智能門鎖黑客防禦盾」發明,榮獲2022年香港賽區中學組銅獎。學校亦自2004年起9次代表香港參加intel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,並獲得多個大獎;又於德國「iENA紐倫堡國際發明展」及瑞士「日內瓦國際發明展」獲得多個國際性大獎,展現優秀的創科水平。

洪校長表示:「現時校內工程和創新發明教育愈趨成熟,現開展在新領域生物科技方面發展,豐富STEM教育的多元面向。在數年前,學校已運用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,開設生物科技實驗室,讓學生深入了解如DNA、細胞等生物科學課題,甚至利用大學規格的科研儀器進行實驗。」得益於校內完善的課程及配套,不少學生自初中起已對生物科技產生興趣,更有學生參加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(iGEM),並於這項國際賽事取得兩次銅獎。

深化人文教育 覺察社會需要

在設計課程框架時,教學團隊靈活運用高中「通識教育科」重整為「公民及社會發展科」所釋出的課時,開設區內獨有的「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」。洪校長直言:「創新不僅需要結合不同範疇的知識及技術,更重要的是從生活經驗思考社會需要。而且,比起不斷革新的知識,個人素養才是終身受用的能力,因此我們需要在中學階段讓學生認識學習媒體素養、電腦編程、生涯規劃及理財概念等內容。而『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』正是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,以專題形式教授他們所需的知識與技能,讓學生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培養正向價值觀,並豐富學習經歷。」

以中四、五級「個人理財教育」專題為例,教學團隊了解到學生學習財富管理概念的重要性。故規劃相關課程,介紹金錢流動、消費模式和觀念、儲蓄等重要概念,讓學生反思自己的消費習慣並作出改變,從中幫助他們規劃未來人生。

鼓勵探索實踐 擴闊世界視野

人文學科積極籌劃本地及境外考察,從生活社區出發,有層次地認識本土歷史文化,進而至國家層面,以建立身份認同。在初中階段,各級考察活動旨在逐步了解社區,建立環境保育等概念。洪校長解釋:「在中一級荃灣區考察中,學生在社區問卷調查中分析區內發展狀況;中二級學生則走訪歷史悠久的中環老街及歷史建築,認識香港歷史文化,以及保育概況。中三級則舉行內地考察,學校曾到訪虎門、廣州、澳門等地,讓學生掌握內地發展現況,加強國民教育。及至高中階段,教學團隊依據中國最新發展趨勢,每年設計相應的行程,讓學生親身了解國家的發展,既有助拓展視野,又能啟發未來職途發想。多年來,學生足跡已遍及中國各地,走訪的省份包括山西、陝西、四川、福建、貴州及直轄市上海等地。」

與此同時,學校鼓勵學生參加與本地歷史文化或保育相關的專題比賽,通過探究學習加強對課題認識,同時培養學生的組織合作及溝通能力。例如最近有4位中三級學生到鹽田梓進行考察活動,了解到本地惟一曬鹽場的發展歷史,學生以此為題,參與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舉辦的「平凡人的不平凡」人物專訪比賽。他們專訪陳忠賢村長,深入了解修復鹽田梓的工作,學習謙卑、知恩圖報、尊重他人的正面態度,最終作品奪得亞軍殊榮,成績驕人。

培養閱讀習慣 鞏固語文水平

洪校長深信語文學習離不開浸淫與閱讀,學校銳意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,在建立良好學習態度的同時,提升英文水平。「在創科研究範疇中,絕大部分基礎文獻都是以英文撰寫,學生需要有良好的語文能力,以掌握最新、最快的一手資訊。我們期望以此作為啟發學生自主學習英文的重要誘因,做到知識及語文互相盛載,達至全人教育。」在課堂上,英文科和科學科恆常協作——科學科老師在設計課題時已加入文獻閱讀環節,建立學生對課題的基本概念;同時於英文課中研讀文獻中的語文難點,如特別詞彙和複雜句式,從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,啟發創新概念。

學校於9月恢復全日面授課堂,特別於每天上課前設有10分鐘閱讀課,以文字成為一天的美好開端,致力提升校園閱讀氣氛。而且,老師會每月於早會作好書分享,而每班學生會定期進行閱讀分享,藉以營造全校閱讀文化。與此同時,校內圖書館經常與各科組協作,推出多元化的閱讀活動,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。除了定期舉辦主題書展,亦推展多項提升閱讀的推廣計劃,如「閱讀Fun分賞」及書券獎勵計劃等。

學校又積極善用各界資源,為學生建設更高效的閱讀環境。洪校長指出:「在新世代,學界的閱讀發展必然需要『雙線發展』,實體與電子閱讀兼備。」學校已推行HyRead電子圖書館計劃,學生即使安在家中,仍然可以隨時借閱過千本圖書,培養自主學習與時間管理的能力。在本年度,學校獲「賽馬會『悅』讀計劃」港幣10萬元撥款,着力提升英語科網上閱讀效能,校方購置一批Kindle及不同範疇的電子書,全力推動電子閱讀。

閱讀領略學習 建立正向價值

學校在初中階段便已從多面向滲入閱讀學習的元素,薰陶學生成為恆常閱讀者。教學團隊設計「初中閱讀樂計劃」,於中一至中三各級設置課室圖書館,並以短片介紹每本圖書,讓學生每星期借閱感興趣的書籍,更能在學期末獲得心儀書本,做到「人人有書,人人讀書」。

同時,教學團隊選取《超凡學生手記》,作為中一級指定讀本,以不同的導讀及閱後活動,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如何學習(read how to learn),奠定高效學習的基石。洪校長指出:「對學生而言,中學學習的首個挑戰便是摒棄以往由老師及家長主導的學習模式,建立自主學習習慣,主動從生活中反思,實踐『I seek I act』的態度。這本圖書亦被學界認定為學會閱讀、高效學習、時間管理等基礎能力的上佳讀物,我們希望以此作為打開高階閱讀及學習大門的鑰匙,帶領學生進入嶄新知識世代。」

教育傳媒

洪澍校長 洪澍校長
聖公會李炳中學貫徹具前瞻性的「I seek I act」教育理念,自千禧年已積極推動科學及科技教育,幫助學生裝備解難、創新等共通能力,為社會培育創新科技先鋒。 聖公會李炳中學貫徹具前瞻性的「I seek I act」教育理...
教學團隊積極在各級常規課程中融入STEM元素,同時舉辦眾多校內創科比賽及學會,如創發社、創意電腦學會等,藉以薰陶全校創科氛圍,讓學生逐步確立興趣與專長。 教學團隊積極在各級常規課程中融入STEM元素,同時舉辦...
學校已運用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,開設生物科技實驗室,讓學生深入了解如DNA、細胞等生物科學課題,甚至利用大學規格的科研儀器進行實驗。 學校已運用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,開設生物科技實驗室,...
學校已運用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,開設生物科技實驗室,讓學生深入了解如DNA、細胞等生物科學課題,甚至利用大學規格的科研儀器進行實驗。 學校已運用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,開設生物科技實驗室,...
「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」正是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,以專題形式教授他們所需的知識與技能,讓學生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培養正向價值觀,並豐富學習經歷。 「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」正是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...
「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」正是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,以專題形式教授他們所需的知識與技能,讓學生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培養正向價值觀,並豐富學習經歷。 「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」正是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...
「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」正是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,以專題形式教授他們所需的知識與技能,讓學生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培養正向價值觀,並豐富學習經歷。 「校本其他學習經歷課」正是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...
學校銳意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,在建立良好學習態度的同時,提升英文水平。 學校銳意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,在建立良好學習態...
學校銳意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,在建立良好學習態度的同時,提升英文水平。 學校銳意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,在建立良好學習態...
中學學習的首個挑戰便是摒棄以往由老師及家長主導的學習模式,建立自主學習習慣,主動從生活中反思,實踐『I seek I act』的態度。 中學學習的首個挑戰便是摒棄以往由老師及家長主導的學...
中學學習的首個挑戰便是摒棄以往由老師及家長主導的學習模式,建立自主學習習慣,主動從生活中反思,實踐『I seek I act』的態度。 中學學習的首個挑戰便是摒棄以往由老師及家長主導的學...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